“有志于学,甚是可嘉。”
冯大司马把玩着手里的举荐信,看向羊祜的目光,却是越发地玩味起来。
这封举荐信无论是在大汉还是在魏国,基本都是一个笑话。
魏国的诸侯王,不过是一个名号好听。
连姻亲之间,逢年过节都不能互相问候,还想参与政治?
至于在大汉这里,魏国的诸候王?
反贼差不多。
唯独在冯大司马这里,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所以这个羊叔子,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作为大汉油脂王(划掉),应该是鬼王,还是深谋远虑的那种。
第一时间就感觉到,羊叔子这一回过来,与上一次似是大有不同。
当着羊祜的面,拆开举荐信看了起来。
没有什么出格的话,很中规中矩。
甚至当看到“急公好义”这四个字时,冯某人甚至还轻笑了一下。
看完后,收起信,再看向羊祜。
或许是自己刚才笑的那一下,冯大司马似乎还从羊祜眼里看到了一丝紧张。
“叔子之意,吾已知矣。”
冯大司马开口道,“我跟叔子说句实话,大汉皇家欢迎天下的士子前来求学。”
“但终归肯定是要有条件的,若不然,任谁站在学院大门前,说一句我欲求学,就能进入,那大汉皇家学院岂不是成了鱼目混珠之地?”
曹志的举荐信,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举荐信。
或者说,是只对冯大司马有效的举荐信。
但巧的是,冯大司马是大汉皇家学院的山长,又是学院的创始人。
都不需要开口,只需要一个眼神示意,送一个人进去简简单单。
很明显,羊祜拿着曹志的信,其实就是想从冯大司马这里得到进入学院许可。
不过听到冯大司马的话,羊祜的注意被转移了一下:
鱼目混珠?
他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冯大司马,然后恍然:
《周易参同契》有言: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莫不成冯大司马也读过《周易参同契》?
是了,《周易参同契》是魏伯阳所写。
魏伯阳大概是这几十年来,唯一确定成仙,同时又有修仙著作流传下来的人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权力巅峰:美人如玉》【八二小说网】《四合院:易中海成了榜一大哥》【九三九小说网】《西游记之五行道果》《任务又失败了》《北齐不被骑》《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我!清理员!》《落崖三载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