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宜春小说网】地址:ycscoop.com

不管怎么说——赵王终究接受了楚国人的要求。

尽管心中充满了屈辱与无奈,但为了赵国的存续,赵章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贩卖自己的国人换取外汇,从古至今唯此一例。

话说陇西地区,原本是秦国人的‘龙兴之地’。

自打大楚夺取陇西、义渠两地之后,楚国便在这里开始了漫长的经营!

得益于楚国的宽厚政策,当地的秦人融入得很快。

哪怕是最顽固的秦国人,现在也已经完全以楚人自居了……甚至在前些时候的武军招募之时,这些本地人还争相想要加入楚王的军队,以至于要给郢都方面写万民书。

也是!

和秦国的什七税比起来,咱们大楚的什三税确实能让人更有归属感……

工资涨了一倍,谁管你老板是谁!

我看熊老板比嬴老板看起来像好人呐!

不过话说回来……陇西地区的经济情况其实总体上并不算发达。

这里虽然是秦国的发祥地,但是这里距离戎狄太近——那些附属于秦国的戎狄毕竟不总是忠诚可靠的,秦人和这些戎狄在历史上打了大大小小无数的仗。

而陇西、义渠地区,当然就是反复拉锯的重点地区。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曾是秦国骑士和戎人作战的战场。

这样一块儿地方,经济能发展得起来就见鬼了!

虽是老秦人的发祥地,但是陇西地区远不如【岐山】以东那片‘关中之地’富庶——地广人稀是常态。

楚国拿下陇西、义渠两地之后,因为开放了和戎人之间的贸易,因此戎人变得相当可控——譬如曾经彪悍擅战的义渠人甚至已经成了大楚的农夫。

和平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再加上这里繁育的牲畜无疑是楚国腹地供不应求的宝贵商品。于是通过大批量的商旅贸易,有利于拉动陇西、义渠的发展。

这片老秦的凤鸣之地,在楚国的治下愈加富庶!

但地广人稀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

好在近三十万赵人西迁之后,似乎能缓解这方面的问题……

楚国的接收工作井然有序,除了洪石头宣读的手书之外,熊午良还特意下令——要求当地官员对这些新来的赵人给予最大的宽容与帮助。

当地的楚国官员们虽然对这些突然到来的赵人心存疑虑,但在楚王的严令下,他们还是展现出了应有的风度。

迁入的赵人们被分散分配到了陇西的各个村落,每个村落都有足够的田地和水源,以及一些简陋的房屋。

说是田地,其实就是荒芜的野林子。

反正地方已经划给你了,工具也给你准备了。

接下来,就靠你自己了!

楚国提供了种子和农具,帮助他们开始新的生活——种子包括曲阳书院不断改良的优质种子,也包括番薯苗。

洪石头对副将道:“不是征服,而是解放——这不是我说的,是咱们大王说的。”

“攻伐六国,不但要破其兵甲,还要获取民心。”

“陇西之地没有赵人——尽是楚人也。”

“二三子明白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混混中文网】《乃木坂的奇妙日常》【手打小说网】《妖魔乱世,我能模拟修仙》【小说迷】《华娱之2000》《仙子,逼我吃软饭是吧》《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斗罗:七杀惊绝世》《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

《战国:开局一块地》转载请注明来源:宜春小说网ycscoop.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铁十字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历史 全本 630万字
抗日之铁血军魂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历史 连载 1202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历史 连载 1729万字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历史 连载 3226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连载 642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