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无和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春小说网ycscoop.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先开始接战的是陈延正部,迁州城小,城外也不大,无法完全展开五万大军的阵列,更不用说是十万辽军。()

双方展开的兵力都差不多是四个方阵,约二万人上下。

其实这样反而对陈延正有利,因为这样的兵力接触,完全遮掩了明军兵力相对少的窘状。

耶律惕剌做为耶律璟的族叔,二人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关联,而现在他麾下的六万五千部族军大部分来自耶律朔古的部族,而三万八千皮室军,那可是皇上的嫡系。

于是,他准备把前面几阵让给部族军去打,让他们把明军的实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由皮室军上去摘桃。

其实,耶律惕剌考虑的没错,对耶律璟来说,死多少部族军也动摇不了他的帝位,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部族军死得越多,他的帝位更稳固。耶律璟最在乎的就是皮室军的损伤。所以,耶律惕剌这么考虑完全符合耶律璟的想法。

于是,二万部族军被派充当前锋,向陈延正的二万明军发起了攻击。

明军往往依仗着火枪的射击,在战斗刚开始时占据上风,但当两军接近之后,先天的力量和骑术,却往往能使辽军将战局扭转过来。

但这次不同,这五万士兵的背后是皇上。

任何一个士兵,哪怕再怂再孬的士兵,也希望在皇上面前死得好看些,反正都是死,至少也能为自己搞个哀荣,荫佑后代。

所以,明军将士在战斗刚开始时,就已经进入了状态。

在三轮火枪射击之后。辽军冲锋的气势为之一挫,明军士兵趁此机会,迅速向辽军发动了反冲锋。都说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二万明军将士如出闸的饿虎,扑向刚被火枪射击挫了气势的辽军士兵。

而气势往往就是弥补先天的力量和骑术的不二法门。横的怕阵亡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此时的明军士兵是不要命的。

两军在北门外五里处遭遇,开始了冲锋和反冲锋的肉搏战。

此时,西门耶律倌锡的前锋三万辽骑进入了战壕火枪兵的射击范围。一瞬间,万枪齐发,整片整片的辽军士兵倒了下去,可更多的辽骑填补了原来的空白。

生命被火枪弹丸无情地收割着。明军火枪兵发现,自己的射击速度远远跟不上辽军士兵填补的速度。

距离用人命在慢慢地接近。

城墙上的柴荣开始紧张,冷汗慢慢地渗出,湿透了后背,他转头望向百里无忌,只见百里无忌一脸木然,根本看不出他的内心是喜或悲。

柴荣虽然不懂指挥火枪兵作战,但他知道,只要辽骑接近到火枪兵,那就是火枪兵的末日。

迁州城西门外战壕原本部署是五千火枪兵。开战前百里无忌从北门的城墙抽调来五千火枪兵充实到了西门外战壕。但就算有一万人,与来袭的辽军比起来,也不过是螳臂挡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之上》【过命小说】《欢迎来到我的地狱》《万亿军火之王》《炼道升仙》《在北宋当陪房》《洞中避难所》《种花家的兔子[星际]》《非洲创业实录》《1978合成系文豪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织明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历史 连载 533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9万字
蝉动

蝉动

江苏棹子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历史 连载 619万字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挥剑斩云梦
历史 连载 659万字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个穿越大明朝的故事!明朝可不止只有洪武、永乐和仁宣之治,即使明朝中后期依然名臣大儒创造过短暂的辉煌......现代学渣魏广德意外来到大明朝,造反?还是算了,明帝国虽然已经腐败,但是统治基础尚在,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混日子了。军户出身,可没官位给自己袭缺,为了能过上幸福生活,那就只能科举了。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历史 连载 800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连载 418万字